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头条 » 正文

头部企业利润率仅有2%,中国制造业该如何破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0-09  浏览次数:33
核心提示:中国制造业头部企业利润率仅有2%高质量增长已迫在眉睫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与去
 中国制造业头部企业利润率仅有2%

高质量增长已迫在眉睫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与去年“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定位相比,制造业的国家级战略地位明显提高,而这也给中国制造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我国入围《世界品牌500强》的品牌数量有所增长,但平均利润率仍大幅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赛迪顾问统计数据表明,2020年中国拥有世界500强制造业企业61个,排名世界第一,但是平均利润率仅为2.0%,美国制造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达到8.3%,英国、瑞士的平均利润率甚至高达12.3%、11.7%。平均利润率的巨大差距背后,反映的是我国制造业领航企业虽具规模优势,但并未建立拥有高溢价能力的核心竞争力,自然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增长。

所以问题来了,中国制造该如何突破低利润瓶颈?

从整体来看,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已经远超老美,但是仔细看还是有差距的。首先老美的制造业规模虽然没有中国大,但是他们更关注于技术密集型,比如飞机制造和高科技领域,而咱们的制造业还是更多关注低端的轻工产业。其次,从盈利能力上,老美的制造业要比国内高很多,就拿现在比较火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讲,去年比亚迪前三季度营收1400亿,利润只有24亿,利润率只有1.7%,而比亚迪一线员工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薪水还是小厂的水平,目前咱们国家的产业链主要在轻工业上,核心技术产品虽然很少,仍是全球低端产品和零部件的廉价供应商,真正能与国际主流渠道竞争的产品非常少,一旦在关键技术上依赖于别人,就非常容易被卡脖子。

就拿苹果来举例,设计出一部手机,一个电子产品,做好一个iOS生态,然后一年三千亿的营收,一千亿的利润,利润率高达30%多。然而,苹果在我国每个生产环节、每个部件都培养出三个以上供应商,让这几个供应商相互竞价,互相压低价格,互相残杀,最后鹬蚌相争,苹果坐收渔翁之利。

“中国制造业的利润率低,从整个产业链分工的角度来看,其核心问题就是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乃至整个制造业依然处于供应链中下游或者说是加工为主,而不是应用创新。也就是说,中国制造业并不知道客户的真实需求或者说没有完全掌握,只能按照别人提出的要求来加工制造,更无法基于客户需求做出真正的创新。加工在整个产业链中的附加价值很低,真正的利润掌握在提出应用的一方,在洞悉了客户需求做出创新的一方。”

具体说来,就要一方面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制造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增值能力;另一方面则要构建全价值链的精益化管理能力,在生产、营销、销售、服务等内部运营链的每一个环节上通过持续的降本增效,来实现可持续的绿色新增长。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禁售产品总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