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头条 » 正文

对话刘永好:我问ChatGPT的第一个问题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7-19  浏览次数:24
核心提示:如果要问这位72岁、生活简朴、远离烟酒和麻将的四川籍老人有什么爱好,恐怕没有比观察、思考新事物更让他感到兴奋的了。当然,思
如果要问这位72岁、生活简朴、远离烟酒和麻将的四川籍老人有什么爱好,恐怕没有比观察、思考新事物更让他感到兴奋的了。当然,思考背后,还有“快半步”的行动。
过去这半年,刘永好迷上了“ChatGPT”。这项新技术的“聪明程度”,让他眼前一亮:
“很多大学生讲,他们写作业或者写论文,通过ChatGPT写的比自己好得多。绘画的话,只要告诉机器要什么样的画,它马上就能给你画出来,而且符合你的要求和审美观。相比原来的机器人,这个‘大脑’变得越来越完美,而且已经超越了人类的记忆能力和反应速度。”
年初,OpenAI公司发布的相关消息刚传到国内,刘永好就注意到了。很快,他召集公司技术部门,强调重点研究,“赶紧用上”。深感新鲜的同时,他发现,经过大数据训练后,现在的人工智能所能解决问题的高度和广度,已远超从前。更重要的是,“它正在迅速改变世界”。
如一位历尽风浪的老船长,刘永好敏锐感觉到,新技术落地有可能给新希望以及它所在的农业和食品——这一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密集领域,带来变革甚至颠覆的更多可能。在他看来,光有非常聪明的“大脑”远远不够,还需要落地和实施。
“机器人这几年发展得非常快,无论是工业、医疗还是服务类、游戏类机器人,都已在各自领域有了一定基础。对于农牧食品企业,不管是装配线上的人,屠宰场里的人,还是汽车制造厂里面的机床加工人员,这些人能否用机器人来协作,来解放人,让生产效率更高?”
被繁复劳动“解放出来”的人类会做什么?这是刘永好关注的另一重点。他相信,那时候整个社会都将会变,人类有可能去做更有情怀的事,更多享受的事,更多能够驾驭理想的事,更多飞跃的事。“就像马斯克考虑如何到火星上定居,也有人在考量用什么方式能活到240岁。”
过去半年,人工智能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新一轮技术变革重构人类智慧想象,产业转型蓄势待发。刘永好敦促企业,必须适应、跟进,有所考量,“一旦技术成熟或者有所突破,我们要在我们熟悉和擅长的领域里成为这项技术应用的先行者。如果真能实现,我们也算参与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1982年,新希望从养殖起家。40年间,公司已发展成拥有“从田园到餐桌”全产业链的世界500强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700亿元,2022年饲料产销量世界第一。外界很关注,新希望及其创始人刘永好,到底做对了什么?从掌舵者的学习和行动能力中,或可见一斑。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对刘永好的学习能力印象深刻。在新希望40周年传记《焕新》的序言中他提到,刘永好每次与他讨论的,都是最新的技术和企业案例,“他对新事物和市场的敏锐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方洪波说,不同于外界印象,他所知道的永好董事长和新希望有着另一面——不可思议的活力和创新力。“很难想象,他们2000多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年龄30多岁;也很难想象,他们在波士顿等十几个科研高地建了研究所,并且已经将数字化精益管理应用在多个场景。”
当众多传统企业死于转型时,新希望的转型是传统企业依靠科技武器和制度创新成功谋变的经典案例。
对于新老赛道的把握,刘永好认为,老赛道规模很大,很传统,又是社会的刚需,要用新技术和新制度来变革和焕新;而新赛道要用新机制、新科技、新思维、新办法去快速抢市场。“这两个赛道都叫我们的主业,一个是老主业,一个是新主业,焕新就是在老主业和新主业的切换和协作上做文章。”
在《焕新》序言中,作为刘永好的女儿和接班人,刘畅谈到“四十不惑”,她说,“不惑的意思是不再感到迷惑。虽然今天我依旧有许多疑问和迷惑,但方向却日渐清晰、坚定。……今天的新希望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2022年是新希望集团成立40周年,主题词是“I hope(我希望)”。在刘永好看来,企业和企业家都是时代的产物。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企业家精神里面的“坚韧、吃苦、拼搏”这些内核不会变。此外,他还强调了寻找和把握趋势的重要。
刘永好关心的,不仅是刚过不惑之年的新希望要往何处去,还有下一个40年,下下个40年,新希望又是一番怎样的图景。他希望帮助公司做一些规划和培养工作。“人家都说做百年老店难,我们要争取做120年,当然是更难的了,但这是我们的希望。”刘永好说。
以下为《中国企业家》与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的对话精选:
 
谈焕新:四十“不惑”
 
《中国企业家》:《焕新》这本书让我们想到了微软的纳德拉,他有本书叫《刷新》,这两本书讲的都是关于“新”的故事。“新”是一个常识,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家成熟的公司如何才能走向“新”?
刘永好:所谓成熟,可能是说一个人年纪比较老了,或者是一个组织比较臃肿了。对于有类似大企业病的公司来说,关键是一定要变,要调整,要有新的思维和战略考量、新的组织体系、新的激励办法,来使得公司更有活力。这是必须的。
《中国企业家》:《焕新》这本书完成是在2022年,正值新希望成立40周年。去年,新希望侧重的是总结,到了今年,新希望41岁了,您会不会花更多的精力往前看,思考下一个40年怎么办?
刘永好:新希望走过40年了,几乎与国家的改革开放同步。这40年来有不少的企业曾经兴旺过,也有好多企业都不见了,而我们今天还在,我觉得这本身就不容易。下一个40年怎么走?我们现在也在思考。但显然下个40年不可能在我的领导下,或者我也许还能看得见。
我今年70多岁了,再过40年,就是110多岁。或许科技进步了,那个时候人能够活150岁了,但是我想我活到150岁有难度。所以现在我们希望做一些规划和培养工作,使得集团能走过下一个40年。甚至我们还考虑,有没有可能过了下一个40年以后,还有下下个40年。
假如说有三个40年的话,公司就120年了。人家都说做百年老店难,我们要争取做120年,当然是更难的了。
我们所从事的农业和食品这个领域,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有人说这个领域是个万岁的产业,不管怎么样,人总是要吃饭的,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和蛋白很多来源于农业。当然有可能再过10年100年以后,很多的吃的东西不一定是土地直接生长出来的,有可能通过工业化,新的科技进步来创造新的品种。但是我相信不管怎么样,农业和食品业是必须的,总是需要有一些人去做的。我们在这个领域已经做了很多年,有一些优势了,我想坚守下去总是对的。
《中国企业家》:按人的年龄来说,“四十不惑”,作为公司来说,站在第一个40年的节点上,不惑的地方是什么?还有没有一些疑惑?
刘永好:这40年里我们的企业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的国家也发生了更大的变化。40年前,国家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温饱问题是第一要务,很多产品供不应求,只要你有产品总是能卖得出去。而今天,几乎主要的产品都是供过于求的状态,更多的是怎样占领市场的心智,要叩问自己:你的产品质量更好吗?品牌更好吗?价格更优吗?口味更好吗?
总之,在供过于求的众多产品中,你要让老百姓相信你、认同你、买你的产品,这是巨大的变化。我们是比较幸运的,恰好遇到国家改革开放,开始创业。那个时候只要你有胆量,认真去做,一定能取得成就,而不管你是不是有文化、是不是学历多高、是不是特别聪明。而今天,光有胆子和勤奋远远不够。你还要有智慧,懂品牌建设,有政策观念,还要考虑大势。条件更多了,但创业也更不容易了。
 
谈学习能力:学习失败,避免自己失败
 
《中国企业家》:在企业家群体中,您属于很爱学习的一类人。您平时如何保持知识体系的自我更新?
刘永好:现在越来越多科技型企业的创业者,老板是硕士、博士,有的还是海外留学回来的。我很惭愧,念的书不多,1967年好不容易考上一个初中,后边进了一个中专,在中专里面认真学习,但毕竟还是差了一些。后边恢复高考,我参与了考试。但那个时候,我的年龄比较大了,对于学问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所以就大胆去创业了。
其实我还是很骄傲的,因为我一边创业,一边还在自学。那时候,我上了当地的广播电视大学。有人说我是清华的,有人说我是哈佛的,而我的学校是培养学生最多、最广泛,也最接地气的。
《中国企业家》:最近几年,您个人的学习状态怎么样?
刘永好:我的学习状态还是挺好的。我喜欢与人沟通,与人交流,喜欢到一些成功的企业去看看,或者拜访一些曾经成功过正在遇到困难的企业,去看看他们面临什么问题。通过这些方式,我能从中找到一些经验,为我所用。
相对于学习成功,我觉得学习失败、尽量避免自己的失败更重要。一个企业像我们,经过了40多年的创业努力,也取得一定的成功,但在过程中也有好多的坎,掉到河里、塘里、海里的情况都有,怎么还能爬得起来,这些都是经验或者能力。
当一个人见证过了、走过了更多的坑,掉了更多的河、海以后,他就更成熟了,经验就更多了,就更丰满了。再遇到这样的事,他可能就不会掉下去,或者爬起来的速度更快一些。我觉得学习失败是很有价值的。
 
谈人工智能:光有非常聪明的“大脑”远远不够,还需要实施
 
 
关于公司未来:变化是渐进的,新老赛道都是主业
 
《中国企业家》:很多人对新希望的印象过于传统,觉得是一家做饲料的、养猪养鸡的公司。在你心目中,对新希望的描述应该是什么?
刘永好:新希望是做农业的公司,做食品的公司,做养殖的公司,谁都知道我们饲料做得最多,全球都是最顶级的;我们也养猪、养鸡、养鸭、养牛,同时也生产肉蛋奶产品。这是我们一直做的事,有40多年历史了,一步步走过来的,比较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在传统产业苦苦耕耘,有十几万人的规模,全产业链覆盖。
 
但是对一个公司来说,时间久了,公司大了,产业的传统性也决定了它一定会得大公司病。人多了组织多了,我们在全国各地有几百家工厂,而且老同志也不少,效率不够高,决策比较慢,创新不足,跟不上市场和形势的变化,这是肯定的。
所以说我们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对这家传统的有历史的公司进行变革,希望组织更年轻化;第二是用更多的科技来武装企业;第三是让分配机制更灵活更有序;第四是强调企业的文化和社会责任。
这种变化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因为你有10多万人,那么大的体系,变化很困难,但必须得变。我们让它慢慢地变,而且市场也在变化,养殖行业受“猪周期”影响波动又大,一会赚钱了,一会亏损了,也是不容易的。
我们腾出一只手来抓一些创新的发展,例如成立草根知本,这几年围绕农业食品的一些新的趋势、新的变化、新的格局,做一些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产业及产品,包括刚才讲的冷链物流、预制菜、调味品、休闲食品、植物肉等。现在看起来的话,总体是成功的。草根知本刚刚成立8周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应该说可喜可贺。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大家有自信,有方向了,我们在某些领域已经走到前面了,组织也更有活力,更有战斗力,而且看得见未来一定会成长。这中间也有过波折,一开始创业难,第二年又亏损,规模也上不来,也会担心红旗能够扛多久。现在逐步走过来了,我认为也是新发展。
不管是老赛道还是新赛道,都很重要。因为老的赛道规模很大,很传统,要变革;而新的赛道要用新的机制、新的科技、新的思维、新的办法去快速抢市场。这两个赛道都叫我们的主业,可以说一个是老主业,一个是新主业,焕新就是在老主业和新主业的切换上做文章。
《中国企业家》:去年您曾发起一个倡议,设立企业家日。任何时间,我们都呼吁企业家精神,在这个时代,您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是什么?
刘永好:我理解的企业家精神,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段含义是不同的。
创业初期,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你要有胆量,认真去做,不怕吃苦,企业家精神就体现在胆量和吃苦、拼搏上。今天的产品几乎过剩了,包括海内外形势和今年的消费状况,大家的压力也特别大,这个时候更要有信心,要有硬核的科技,另外还要把握消费的趋势。但企业家精神里面的坚韧、吃苦、拼搏,这些内核不会变。
另外企业家精神还有一点是寻找和把握趋势。趋势是什么?现在大家都觉得新能源迅猛发展,是不是可以去做太阳能?这肯定是趋势,问题是多晶硅、单晶硅去年的价格大概是将近30万一吨,而今天的价格6万一吨。你行动得早,成本能够控制,以前赚的钱能顶得住,新进去的话,也没有跟上趋势,有可能变成你的坟场。
另外,今天有很多人讲产品品牌。品牌当然重要,它决定了你的产品好不好销,其实更重要的是企业的品牌,就是你能不能够认准趋势,坚决跟进,得到社会、市场、合作伙伴和政府的认同,能够在新的趋势里面保持前行。当你企业的品牌硬,产品品牌硬,你一定成。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禁售产品总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